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到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擘画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美好蓝图。从蓝图到现实,各地锐意进取、线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2024年开春之际,央广别策划推出《实干·2024》系列报道,度聚焦各地新气象、新作为、新突破和新展望,振奋龙马精神,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央广网福州2月29日消息2023年福建锂电池出口规模首破千亿元,跃居全国第一;2024年开春以来,福建以锂电池为代表的优势商品出口,仍保持强劲势头。2月1日,随着满载1100标箱的“海丰四日市”号货轮开出海天码头,厦门港始发的“丝路海运”航线万艘次……
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画卷已经铺开。2023年的福建,稳中求进,连续第二年GDP超过5万亿元、稳居全国第八,呈现持续回升向好态势。
2024年是习总亲自擘画“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宏伟蓝图10周年。奋力建设新福建,八闽儿女鼓足干劲,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取得新突破。
东南风来,春意满眼。兼具区位、政策、生态等多重叠加优势,新时代新征程上,福建踌躇满志,主动作为。
2024年1月2日,开年首个工作日,全国目光又一次聚焦福建。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办的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泉州晋江召开。对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来说,晋江具有重要指引意义。晋江人曾凭借爱拼敢赢的精神,从闲房、闲资、闲散劳动力“三闲”创业起步,探索独具特色的县域发展道路。
今日的晋江,已造就1个超3000亿元(鞋服)、1个超1000亿元(纺织)、2个超500亿元(建材、食品)、2个超300亿元(智能装备、医疗健康)的产业集群,被誉为“中国鞋都”“世界夹克之都”。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年第一会’在一个县级市召开,指引意义明显。”福建省南方科技经济研究院院长王开明表示,“晋江经验”的核心内涵就是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实体经济。他指出,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民营经济一直是福建的特色、活力、优势所在。泉州多年来在福建各地市GDP排名前二,呈现“78999”特征——贡献全市七成税收、八成GDP、九成技术创新成果、九成城镇就业、九成企业数量。而过去的2023年,作为民营经济重要发轫地和大省,福建也上交了“民营经济贡献全省近70%的地区生产总值、解决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的亮眼成绩。
2024年,福建拼什么?继续拼民营经济。早在2022年底,福建就率先在全国提出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全力拼民营经济。围绕民营经济提质增效,福建持续加大政策扶持,仅2023年一年就出台19份配套政策文件,推出300亿元专项。2024年福建省,再提“深入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并强调“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
面对经济下行和转型压力,此番推动民营经济大省向民营经济强省转变,前进道路上仍有许多新的“娄山关”“腊子口”。王开明认为,福建需要重拾敢拼会赢、攻坚克难的精神,也需要积蓄化危为机、承压前行、开创新局的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迈步从头越。
壮阔潮声,万里风劲。2024年新年伊始,民企也释放积极向好信号。在晋江经济开发区(五里园),看着车间里一排纺织机械臂井然有序地运作,晋江某鞋服纺织企业负责人蔡文榜欣慰地说:“订单已排到4月,客户虽天天催交货,但心情很好。”
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的迅速发展,拉动了锂离子电池的需求,电容器薄膜也迎来了风口期。全国“电容器薄膜”赛道领跑者就在泉州,该电子企业负责人洪杰民对未来充满信心:“2024年公司的第7、8号生产线条生产线。”
始于晋江,不止于晋江。深知产业强经济、产业稳大局,福建积极布局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实施项目,夯实福建高质量发展的实体根基。2024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持深耕毅力,鼓励引导企业心无旁骛做实业、一心一意创品牌,努力把一片叶、一根竹、一张纸等做到极致,把一双鞋、一块玻璃、一组电池等做得更好,坚实地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泉州一家民营企业生产的电容器薄膜厚度仅1.7微米,能承受105℃的高温(央广网记者 李姗姗 摄)
为此,福建省立下2024年“任务书”:数字经济增加值达3.2万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1.3万家,引导每个县域做强1-2条重点产业链。并指出大力抓产业,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产业、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
王开明表示,晋江之会,意义深远。民营经济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将释放出民营经济的更多活力,激发出创新创业的豪情,福建民营经济的“大森林”将更加生机盎然。
福建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省份之一,改革、开放、合作、交流融入福建人血液,福建“朋友圈”越来越大,交流合作正趋向深入。
从2023年的对外贸易双向投资上看,福建保稳提质:跨境电商出口增长18%,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1.9%,锂电池等“新三样”出口增长49.8%;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增长36.2%,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5.8%。在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上,福建正在挖掘自身的优势。
2024年,福建定下出口增长5.5%左右的目标,并提出谋划: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统筹推进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巩固发展市场采购、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等新业态。
为实现“开门红”,福建多部门出台多项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政策措施,包括支持应用外贸避险工具措施、扩消费稳外贸稳外资的11条措施等。日前,又出台《外贸出口优势产业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5年)》。一开年,福建就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奋斗姿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基本盘。
新年以来,福建各大港口车辆穿梭,货物进出繁忙。1月11日,船舶“华禹69”轮,从宁德港赛江港区开航奔赴印度尼西亚,成为宁德港今年首艘出口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宁德造”船舶。1月15日,“仁建8”轮启航,泉州港首次开通至菲律宾达沃集装箱运输直航线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不断支持企业走出去,抢订单、拓市场。同时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推动开放平台提档升级,高水平建设中印尼、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和金砖创新基地,提升中欧(亚)班列规模效益。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表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这些都为新形势下福建积极利用外资、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思路。
2024年的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以高质量发展布局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福建“依山傍海”,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被山地、丘陵覆盖,经济发展以福州、泉州两大万亿级城市和厦门经济特区为核心,而闽东、闽西、闽中、闽北区域则总量较小。山海差距,始终是福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必须跨越的“一道坎”。
区域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福建根据省情实际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即山海协作,加快构建山区与沿海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格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福建近年来不断创新举措,山海协作呈现出多层面、多领域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山海情深,青山永照”,是泉州晋江-龙岩长汀对口帮扶的真切写照,也是山海协作工程的生动实践。
2012年至今,晋江挂钩帮扶长汀的协作模式不断创新、山海合作不断加深,构建起“市镇村”联动、“产供销”深度合作、“科教文卫”全面提升的帮扶格局。截至2023年,晋江累计援助长汀3.02亿元,推动196家晋江籍企业到长汀创业投资,帮助当地4万多人就业。通过结对帮扶,这些企业还为当地村镇不断输送人才、技术、资金、管理经验。
江夏学院原人文学院院长、区域经济研究专家黄陵东认为,山海协作就是寻找海洋与山区、沿海与内地产业互补空间,探索共同发展之路,携手走向共同富裕。
2024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新时代山海协作,调整优化市、县结对协作关系,老区苏区加快振兴发展。
福建“山”的发展机遇不仅在于省内“山海和鸣”,还在于与省外地区的对口合作。福建老区重点城市龙岩市、三明市,正在不断抢抓龙岩与广州、三明与上海对口合作机遇。2024年,福建提出将深化沪明、广龙对口合作,促进省际协作深化,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区的协调协作。
福建的答案是:“宁可放弃项目,宁可速度降下来一些,也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这句话连续两年在福建省上被提及。生态,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
福建以“优等生”的姿态在生态省建设中交出亮眼答卷。2023年,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绿水青山“颜”“值”同升——生态质量指数居全国前。